《云之羽》是倭风上长了个剧吧?名字、台词、置景、妆造无一幸免

时间:2023-09-09 00:55:29编辑:影科君

《云之羽》昨晚突然空降,没热搜没预告没预约,却一举登上热播榜首。

郭敬明发挥得一如既往的稳定:暗凄凄的滤镜、青春疼痛的台词、云里雾里的剧情、啰里八嗦的慢镜头、无处不在的bgm、扑面而来的装 b感、还有肉眼可见的倭风…

真不愧是郭敬明最擅长的风格——大型mv现场。

才播了三集,就因为倭风过于严重被吐槽了,再播几集暴露的问题更多。事态也有点朝不可控方向发展了,人民网因为发了相关微博,评论区也沦陷了。

汉服圈也下场了,感觉关于这部剧的倭风要一直刷屏到剧播完了。再多几个圈,这剧真要下架。

首先是这剧里男主的名字。

爹叫宫鸿羽,两个儿子却叫宫焕羽和宫子羽。这种取名方式在中国传统忌讳制度里面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比如《红楼梦》里第三代“文”字辈的贾政、贾赦,第四代“玉”字辈的贾宝玉、贾环、贾瑞,第五代“草”字辈的贾芸、贾蓉、贾兰。

可能会有人疑问,王羲之和王献之,为什么重字,准确来说他们整个家族共用"之"字,之不属于实字,属于虚号尊称。

类似于赵国的祖先,赵庄子,赵简子,赵宣子,赵文子。这个“子”字,就是虚号尊称。

中国人的传统里,父亲和儿子的名就不可能是一辈,这是日本人才有的取名方式。

日本人的传统则重视家系的一脉相承,而并不重视辈分,所以他们的名字中往往有个“通字”世代相传。

比如平源之战里面,老爹叫平清盛,儿子孙子们全都叫平X盛。

还有这台词,就很明显的日式轻小说对话,爱看日漫和日剧的看到这几句就有内味儿了。

我们会叫主人的孩子叫宫二先生吗?虽然古代也说先生,但先生应该是家族外聘老师的尊称按情境不是应该喊二公子、二少爷吗?

再翻译一下:

“不可!”“为何?”“因为,我心悦二公子。”

是不是感觉中式很多?

还有这个“少主大人”就更日式了,咱只会要么少主,要么大人。

再来看各种场景。

这跪坐两眼一黑的水平,感觉下一秒就能切腹自尽的样子,脑内已经有大佐音了。

这真不是日剧截图吗?谁看都会以为是日剧的程度。

《云之羽》后面那人的袖子,也很日式。很明显的是因为通袖短,因为袖子太短了,一折叠做动作就外翻,露出布料里面,看起来倭里倭气的。

汉服袖式都讲究大放量,很飘逸的那种,绝对不会露出这么多内衬的。

这跪坐。

同样跪坐有的剧一看就是中国风,有的剧一看就想起日本风,你说是谁的问题?

这个狭窄的环境+服饰+跪坐,他不倭谁倭?

我国场景都是大气宽敞明亮,《云之羽》逼仄狭小,给人感觉一股小家子气。

那个场景其实不光是坐姿问题,更多的是屋内的布景,再结合坐姿就会感觉很窒息。

这神似日本武士的妆造

和日剧片段混在一起,可以说是浑然一体,毫无违和感。

这场景想到的内容是艺伎下楼。

还有无处不在的日系元素。

比如日本的家徽文化,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化。

日式家徽,基本都是圆形里边圈图案,然后会印在白幕上挂出来,印在代表家族象征的各种东西上。

而中国是没有称得上成型的家徽文化的,只有图腾文化。

这明显日式的推拉门

屏风

头饰

还有接下来会出场的人物“雪童子”。

如果只有一两处风格类倭还能洗洗过度解读,这剧撞太多了,多播一个画面就是给人提供倭的素材。

一些暗戳戳的日本氛围堆砌,日式的屏风摆法,一些日本仪态,在我国古装剧里就是水土不服,带的整个画面都不舒服了。

粉丝拿出来对比图想证明,发型、衣服、置景,都能在不同朝代找到对应的先例。确实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的,毕竟中国上下五千年,特别多元素,且还被一些国家学习过。

但是你从这个朝代拿一点,那个朝代拿一点,把一堆犄角旮旯的中国元素同时聚在一起拼拼凑凑,合起来加上整体氛围布局,愣是用很多中国元素搞出了日本氛围。

可是其他剧看上去一点也不倭,感觉更多的是拍摄的问题,氛围感。

所以作为中国人要相信自己的文化直觉。

不需要证明我国古代存在这些,日本本来就和我们一衣带水,很多文化传承我们的。

同样阴暗色调,张艺谋的《影》就看着很舒适,一点都不会给人极度倭风的观感。

中式美学be like:

咱们正常的中国风置景,恢弘大气。

拍这部剧的时候已经是《刘金凤》因为倭风下架,《星汉灿烂》整改过了,去年暑期都浩浩荡荡打过一遍倭了,还能拍成这样?

上一篇:《一路朝阳》全剧“假”穷人:编剧你去体验体验生活好吗?

下一篇:它火爆出圈的背后,影视剧惨遭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