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也写过一篇文谈自己的感受,《云之羽》被许多公众号指责是倭风,据说还有人举报到人民日报官微还是哪里,要求对这种影视剧中夹带的日本元素进行清算,将《云之羽》下架。
对于剧本身,因为只看了十几分钟,暂时无法评论,但对于翻到的一些网络帖子里提到的“倭风”,却有点不同的观点,因为有些元素我明显感觉到并非日本所有或独有,而是纯粹的中国元素,比如其中一个帖子里列举的几处"罪证",包括房屋上的瓦当、室内的云海纹等,认为都是出自日本,尤其那瓦当上的菊花纹乃是日本皇室最爱,象征着日本人的精神。
的确,日本人爱菊,其精神文化象征也是菊,《菊与刀》书中正是对日本人心灵的剖析,他们具有非常矛盾的特点,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则是武士的身份,既文雅多礼又疯狂残忍。
但这种代表着文雅一面的"菊"本身并不被中国文化排斥,且恰恰这种爱菊的文化正是源于中国,只不过传入日本后,又被日本人衍生加工,赋予了日本民族自身的特性。
因此,今时今日,反而一提到菊、鹤等元素,某些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不是中国文化,菊、鹤似乎已被烙上日本烙印。
这本身并非正常,而增强民族自信也正是要知其来路、明其归途,包容异国文化的同时,抵制那些罪恶不容原谅的东西。
说回《云之羽》剧中那片瓦当,到底是不是代表日本的菊花纹呢?
其实并不是。
通过查询一些历史资料,剧中所谓的菊花纹瓦当,其实应该是唐宋时期的莲花纹瓦当,所谓的16瓣菊花并非日本皇室独创,论资排辈他们还不知道在哪里等着!
莲花纹的发展中有许多演化,也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纹路,并且中国传统中也有菊花纹,但菊花纹是更接近真实菊花形状的纹路,而并非日本皇室那个无比简化的16瓣。
我并不否认郭敬明的小说里,往往带有西方异域元素,也带有日本元素,因为稍微了解一点郭敬明过往的读者大概都清楚,他曾有作品涉嫌抄袭动漫《圣传》,而《圣传》的特点,就是西不西、东不东,既有印度神话,又有一些西式混搭。
新生代作者大都如此,取材广泛,中西合并,东摘西抄,先前是模仿日本动漫、港台小说,后来逐渐杀出一条血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作品也有了更多的深度、广度。
但即使是郭敬明小说里有日系元素,也并不意味着剧中服化道就等同于日本元素,反对影视剧中倭化元素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半壶水响叮当,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这样的“纠错”方式,不像是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反而更像是将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撇清关系,拱手送于他人。
就好比韩国人也写汉字,也过端午节,也有太极,但我们能拱手说声:拿去?
至于说影视剧的竞争中,用这种"去倭化"作为恶性打压竞争对手的手段,则更是不应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不是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