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百科网
当前位置: 影视百科网 > 电影资讯 >

数字魔幻!科幻电影史上最疯狂的技术进步,观众还能分辨真假吗?

时间:2023-09-08 23:06:37 编辑:影科君

科幻电影创作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艺术方面科幻电影受到由时代科学技术衍生下的想象力的束缚,同时技术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电影制作技术对未来科幻世界再现的可能。

二十世纪末轰动世界的科幻电影,与今天由数字制作技术完成的科幻电影,在视觉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也许这就是科幻电影永葆青春的秘密所在。

首先回顾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科幻电影的创作历程,从1979年的第一部《异形》的问世,1982年《银翼杀手》公映版的铩羽而归,2012年《普罗米修斯》的毁誉参半,2015年《火星救援》的成功,以及2017年的《异形:契约》的上映,其中最直观的变化是画面特效效果的显著提升。

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得益于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科幻电影中由于技术的限制,有很多科幻内容是无法被表现出来的。并且为了使虚构的电影场景和科幻人物看起来真实,不得不借助电影客观的假定性。

数字技术的出现赋予了科幻电影无与伦比的表达能力,数字影像的逼真程度已经可以达到使人眼无从分辨真假的地步。早期科幻电影利用电影假定性手段,来制造科幻电影的逼真性。碍于当时数字技术还未能像今天一样高度发达,当时想要拍摄《异形》这样的作品,往往不得不依靠电影假定性手段,例如蒙太奇,声音,局部表现整体等手段,来实现影片的逼真性。

借助着电影假定性的手段,《异形》等科幻电影成功的为观众带来了超凡的视听体验,甚至为他们的心里蒙上了恐惧的阴影。

异形的恐怖依靠创作人员聪明的才智,高超的影视技巧,演员的优秀表演衬托,剧情合理的推动以及蒙太奇的假定性制造出惊人的效果,使得《异形》成为一部经典的科幻类型影视作品。这个时期的科幻电影,充分利用了电影假定性来制造真实的感觉。直到数字技术的出现,由数字技术创造出真实的影像画面,使得数字技术成为电影客观假定性新的内涵。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电影《阿凡达》和《阿丽塔》中得到印证。科幻电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类型电影,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推动着科幻电影的发展。

新的电影技术提供了完成这些科学幻想内容的手段。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字技术为科幻电影从内容上带来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在以前碍于电影技术的局限所不能够表现的内容,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下变得无所不能。

同为《异形》系列的《普罗米修斯》表现了飞船的起降、异形生物的攻击、外星工程师活动、以及对于外星飞船的描绘。这些以往无法表现的内容,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全部都被表现了了出来,数字技术拓宽了电影的表现能力。

奇观电影的出现,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这些电影更加注重画面效果,力求让观众大饱眼福。观众在体验大量的奇观电影后,对于由数字技术形成的影像画面有了更多的期待。电影依托数字技术,不断地追求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奇观。

抠像合成并不是数字技术时代特有的发明产物,早在早期的胶片电影中就有了“活动遮片技术”,利用的是电影胶片感光的特性制造黑场,再在黑场上合成另一段素材影像。雷德利斯科特在拍摄《银翼杀手》的时候,大量的使用这种特效技术。

数字时代的“蓝绿幕抠像合成技术”,原理与“活动遮片技术”相似。但是大大的简化了特效的工作量,演员在绿色背景或者蓝色背景前完成表演,后期交给计算机将影片中的蓝色背景去掉,随后再将这段素材与其他影像素材合成。

建模的本质是无中生有,依靠的是由计算机软件渲染出的数字影像。常见的软件有maya、《火星救援》开场中的火星沙尘暴就是依靠特效和实景拍摄合成模拟的,遗憾的是实际情况中,由于火星稀薄的大气,是无法产生像电影中那样剧烈的沙尘暴。

数字建模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使观众无从分辨真假的地步。

动态捕捉技术应用于运动轨迹捕捉,和面部表情捕捉。《星球崛起》中的大猩猩的面部表情的表现,靠的就是面部的动态捕捉。

《阿丽塔》中的虚拟女主人公,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全部是通过女演员的表演,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合成制作的。电影伴随着华丽的视觉特效,满足观众不断猎奇的心理。数字技术的到来为科幻电影假定,带来了新的变化。

数字技术电影完善着假定性的发展,丰富着画面的假定性内容。绿幕前演员表演的假定性方式,以及观众观影需求的一天天改变,使得新时代科幻电影在故事假定性上取得了一步步的进步。纵观电影发展历史,电影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理论研究与电影技术的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数字技术的出现,伴随着新的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电影又向前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技术带来的电影内容的改变,观众观影心理的改变,一些方面势必冲击着传统的电影理论。数字技术的到来创造出令人无从分辨真假的画面,打破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结束了电影关于假定性与真实性之间的争辩。

这一点,从数字技术对于传统理论的冲击中可以印证。对于巴赞的长镜头美学的冲击:基于假定的数字内容,从他的出现就否定了电影的客观性。

数字技术的长镜头从内容上完全是由人工通过计算机合成的,镜头的内容全部经过人为的设计与安排,电影不受人为干预的客观性遭到了本质的瓦解。

电影不再被胶片所束缚,使其不再具备巴赞摄影本体论中认为电影独具的客观性。由数字技术所生产无缝转场的长镜头,直接否定了巴赞纪实美学所认为的长镜头所独有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基于长镜头客观性所带来的真实性,同样也受到了数字技术中的人为干预的影响。对于蒙太奇的冲击表现在于: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最小的单位——镜头,其观点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被推翻。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无接缝的转场,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时长的长镜头,以至于整部电影可能只有一个镜头。因此数字时代中,解读电影的最小的单位发生了改变。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电影理论的冲击原因在于,传统的电影理论受制于当时电影技术的局限性。但是这些理论毕竟是关于电影是什么的探讨,其探讨的深度涉及到电影的本质,传统电影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只能作为一种技术的补充,数字技术从一定意义上印证和发展了传统电影理论。爱森斯坦提出的蒙太奇美学理念,在数字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的画面不仅依据美学构图创造出或唯美或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在这些画面中,有追求的作者一定会通过象征画面赋予深化影片主题的表达。

当代电影数字技术的生产方式类似于绘画的技术手段:镜头内每一个元素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含义。当代科幻电影仍然需要真实性美学,必须在未来世界中营造出当代社会生活的艺术真实性。传统电影中,由于技术的限制,电影迫切的需要假定性来弥补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数字技术的出现,拓展了电影的表现能力,但是并未也不能够消除电影与现实生活的一切差距。

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布景与制景已经渐渐的被影棚的绿幕和虚拟的模型替代。

《火星救援》中的逼真的太空飞船,火星的地表和大气景象,都是由数字技术生成的。《普罗米修斯》中巨大飞船和外星遗迹也是由数字技术合成的。数字技术可以为我们展现现阶段还无法实现的内容,使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在电影中成为现实。

由于影棚代替了实景拍摄,演员的表演往往面对的不是实体,而是绿幕假想的环境与绿色的模型。演员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也不能够到实景去表演完成拍摄。

但是由于缺乏实景真实情况,影棚中的绿幕拍摄要求演员表演要具有极强的假定性,来在存在的场景中模拟不表演。如今由电影数字技术制造出的电影场景,已使得观众无从分辨真假。数字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影依靠假定性制造逼真性的问题。

科幻电影依托数字技术,创造出虚拟性和假定性极强的电影。虽然电影仍然未能完整的还原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但是电影确实又向着完整电影的神话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科幻电影依托数字技术的发达,表现的内容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字技术制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科幻场景。虽然《异形》和《银翼杀手》这两部电影及时放到几天来看,其呈现的影像画面依然令人着迷。在当时没有数字技术的帮助下,电影中的场景搭建均体现当时电影工作者高超的智慧,以及精湛的手艺。

《异形》的场景,全部由真实的模型搭建。真实的模型,将飞船中冰冷的金属质感反映的淋漓尽致。飞船中四处工业文明的符号,将一种粗犷的人类文明呈现的淋漓尽致。

《银翼杀手》在场景的搭建上更为经典,电影营造的霓虹的未来街道,金字塔般巨大的建筑,黑暗但又熙熙攘攘的都市景象,至今还影响着后来的好莱坞导演对科幻场景的想象。可见当时电影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才能搭建如此震撼的科幻场景。

所以尽管数字技术已经可以欺骗观众的感官,但是实景拍摄仍然有着数字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实景的拍摄,在现阶段依旧比影棚拍摄显得经济。

二是,演员置身真实的环境之中,与环境的互动更加的真实。

三是实拍的影像具有更丰富的细节。《银翼杀手》的科幻场景的拍摄采用了实景加合成的方式。

演员在一部分搭建好的场景,进行实景拍摄,然后后期合成环境其他部分。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实拍的部分细节丰富,并且演员身处于真实的场景,表演也会显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