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百科全书:现代派电影

时间:2023-09-10 03:10:35编辑:影科君

现代派电影是现代主义的创作原则运用于影片创作中的电影流派。

广义看来,电影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对“现代生活”的摄制与表现,本身就是现代性媒介,具有“泛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特征。狭义来看,现代派电影是受“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尤其是现代先锋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一系列电影的统称,包括欧洲先锋派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等。在电影观念上,现代派电影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反主流的特性,注重作品中“自我”本能、潜意识及原初感受,强调情感的表现;在叙事方面,采用“意识流”的手法弱化经典电影的戏剧性叙事,通过跳接、“晕化”镜头、多视点、小情节或者反情节等主观性语言增强电影视觉特性。

现代派电影的第一次实验是在20世纪20年代,称之为“前卫电影运动”或“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该运动最早兴起于法国,主要是一波致力于用电影媒介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艺术理论)家的媒介实践与理论探索。按产生的时间先后,先锋电影分为艺术电影、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阶段。

最早的先锋派电影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故在法国境内兴起的先锋电影又称为“印象派电影”(1920~1924),他们的电影活动虽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为电影媒介的主体性与电影语言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作为该运动主将的L.德吕克被誉为印象派电影的创始人与旗手,主张电影应当摆脱戏剧模式的影响,反对电影叙事,提倡“视觉韵律”。与德吕克享有同样地位的G.杜拉克倡导“纯电影”,并认为电影是“眼睛的音乐”或“视觉交响乐”,以此来探索电影媒介的纯粹性。

除法国“印象派电影”外,欧洲中部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瑞典等也衍生出了具有“前卫”精神的表现主义电影。此类作品人物造型夸张、怪诞,以一种沉重、阴暗的氛围表现人物内心的苦闷和抑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R.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和F.朗格的《大都会》(1927)、《凶手》(1931)。

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还是电影导演和前卫艺术家对电影语言的共同探索,那么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新浪潮电影”更符合“现代派”电影理念。“新浪潮”一词最早出自法国记者F.吉罗于1957年10月3日发表于法国《快报》的文章,兴起并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则随法国“五月风暴”、美国“嬉皮士运动”等反西方资本主义体制活动得到加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一次更为彻底而成熟的电影运动,倡导的电影理念依然是反对理性、反对经典及客观的叙事结构。“新浪潮”的序幕由围绕A.巴赞的一群青年导演所揭起,主要成员包括F.特吕弗、J.-L.戈达尔、J.里维特等人。同一时期的由年轻电影人群体组成的“左岸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包括A.雷乃、A.罗布-格里耶、M.杜拉斯等,其作品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与电影手法的运用,同样带有很强烈的“现代派”色彩。相较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制度,他们认为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表达,主导电影的应是“前卫意识”而不是“大众梦想”,确立了“作者电影”的观念。除了特吕弗、雷乃外,瑞典的I.伯格曼、意大利的F.费里尼、美国的O.威尔斯、日本的黑泽明等均为现代派电影中十分重要的导演。

现代派电影观念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电影本身,而且对20世纪中后期电影生产体制、电影观念、电影技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好莱坞电影体制中,与此对应的是新好莱坞电影,最具代表性的有A.佩恩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以及后期在好莱坞电影体制游刃有余的F.F.科波拉的一些作品。

除了法国之外,欧洲的德国也产生了“新电影运动”,出现了R.W.法斯宾德、W.赫尔措格、V.施隆多夫、W.文德斯等重要导演。在亚洲,日本出现了大岛渚拍摄的《感官世界》(1976)、《爱的亡灵》(1978),中国出现了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新浪潮电影,甚至有的学者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作也归为是“电影新浪潮”的一部分。

-完-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一篇:很多人要我给推荐,经典,值得一看的电影,不分格式的整理了50部

下一篇:这部经典「红颜」推荐 威尼斯电影节入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