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天方

时间:2023-10-01 22:23:17编辑:影科君

“除故纳新”是指除夕进行大扫除的风俗。

除故纳新

“除故纳新”是指除夕进行大扫除的风俗。

在中国民间,除夕的风俗是很多的。除夕大扫除的风俗由来已久。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除故纳新”。

据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着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十二月
十二月初一
腊月风俗之“跳灶王”。《清嘉录》载:“越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嗓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腊月初二
腊月初三
腊月初四
腊月初五
腊月初六
腊月初七
驱傩。腊日前一日行傩仪。
腊月初八
蜡(示旁)祭。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示旁),秦曰腊。蜡(示旁),通作“蜡”,也作“腊”。蜡祭,合祭百神,腊祭为祭祖庙。周时,各为一祭,秦汉时改为腊。按,周以十月为岁终,故腊在孟冬即十月,而蜡于十二月。汉以后行夏历,所以腊日在十二月,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京荆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蜡日。”故称十二月为腊月,是日为腊日。其俗食腊八粥。
吃腊八粥的记载最早见于宋笔记中。其中有记载大傩时吃赤豆“人口粥”。宋罗泌《路史?后记二》注引《岁时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东至日死,为厉,畏赤豆,故做人口粥以禳之。”
一说源于佛教。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寺庙有“供粥”之举。至明清更重此节,且在民间广为流传,效庵寺,皆食腊八粥。俗传,冬季食用腊八粥有健身防病之效。
一说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给地主扛活,一日饥饿难忍,于鼠洞中掘食物煮成粥食。登基以后一年腊八日想起,命人用各种杂果米类煮成粥,吃了以后十分高兴,赐名“腊八粥”。
腊月初九
腊月初十
腊月十一
腊月十二
三九之日。
腊月十三
腊月十四
腊月十五
大寒。《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吕氏春秋?慎人》:“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我国大部普降霜雪,进入严寒高峰。俗有:“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欢喜。”农业积肥之期。物候为: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腊月十六
腊月十七
祭窖神。窖神,陶瓷业和近代煤炭业的保护神。有很多位,既有神神,亦有人神,最著名的人神童宾。其祠称“佑陶灵祠”,俗称“风火仙祠”。瓷都景德镇即有风火仙祠,设童宾龛,当地“窖民奉祀维谨,酬献无虚日,甚至俳优奏技数部,簇于一场搬演。”
北京西郊门头沟祭窖神,窖神庙演戏酬神。
山西太原冬至节祭窖神。《明仙峪记?篹四》云:“冬至节,窖户各祀窖神,祀以墨羊。窖黑子醮钱共祭窖神,大窖工人众多,则祀黑羊;小窖工少,则礼酒肴。腊月十八日,窖户祀窖神,大窖以猪,小窖以肉。”
腊月十八
腊月十九
腊月二十
腊月廿一
腊月廿二
腊月廿三
祭灶节,亦称“小年节”、“祀灶节”等。灶神,汉民族的守灶之神,被奉为一家之主,又称“灶王”、“灶王”、“灶君”、“灶君菩萨”、“东厨司命”。古时有五祀,及门、户、灶、中留(雨头)、行,《礼记?月令》有孟夏祀灶之说。至汉时始改为腊月二十三日举行。《后汉书?阴子方传》曰:“阴子方腊月晨炊,而灶神形现,子方在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至是以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月祀灶。”《抱朴子?徽旨》中说灶神“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灶神逐渐成了掌管各家祸福、监视人们行为的神灵。宋代以后,每到腊月二十三、四日人们都要祭灶神,祭品丰盛,明清以后只用胶牙糖和糯米花糖,(俗称灶糖),人们试着以此黏住他的嘴,叫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到除夕时再恭敬的接回来。现民间多于是日购“糖瓜”,谓“糖瓜祀灶,新年来到”。
腊月廿四
腊月廿五
玉帝出巡日。这一天玉帝要下届巡视,考察人间善恶,因此这一天有接送玉帝的习俗。赶乱岁。北方地区称腊月二十五日至除夕为“乱岁日”,亦称“婚嫁吉日”。《帝京岁时纪胜?乱岁日》云:“廿五日志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夺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另古代亦称大寒后十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忌,故家贫不能成礼者多抢在此几日内嫁娶,谓之“赶乱岁”。今嘉男俏女亦多选年底成婚。
腊月廿六
腊月廿七
腊月廿八
腊月廿八
腊月廿九
立春。“立”,即“开始”之意。《群芳谱》云:“立,建始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故名。中气。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第一个节气,春季的开始。农验有:“春打六九头”、“交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发芽”等。预示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物候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涉(左耳旁)负冻。立春时有“鞭春”之俗,亦称“鞭春牛”、“鞭土牛”、“打春牛”等。“春牛”汉代始塑土为牛,已策励春耕。为立春日祈丰年的活动。起源较早,《州礼月令》云:“出土中已送寒气。”唐宋时盛行,其仪改为立春日,故称“鞭春”。立春日,行迎春仪式,人们抬着身上披红挂绿、头插金花的春牛,由“句芒神”牵行,官吏以采棒击打土牛,牛倒,五谷流散。百姓有拾取春牛身上落下的土快和牛肚子里流出来的谷粒之俗。还有剪贴采胜之俗。咬春。《燕京岁时记》曰:逢立春日“妇女等多买罗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同时,一般人家多烙“春饼”,卷以豆芽、青韭、粉丝、酱肉等咬食之,又称“食春菜”。腊月三十除夕。又叫“除夜”、“岁除”,俗称“年”。俗谚有:“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除夕的风俗很多,如守岁、馈岁、别岁、散岁、辞岁、踩岁、熰岁、饮屠苏等。守岁流传至今,晋《周处风士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此外,宋时除夕驱傩。据载,从前还有一种“除故纳新”的习俗。在除夕留一点剩饭,初一日倒掉,也叫送穷,后来改在蒸月初五日。还有封井之俗,接神之后进行,到初三、出四日才开,是祭祀井水公井水妈之意。还有照田蚕之俗,亦称“照田财”、“烧田蚕”、“烧田财”等,除夕或正月十五行,为祈求桑蚕丰收。另外,辞岁亦指祭祖、敬天地后,食年饭送别旧岁之意。还有接财神之俗。还有镜听之俗,亦称“凡镜听”、“听响卜”。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 “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年12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叫做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迎接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在中国,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 ”,也叫做“年三十”。

在中国民间,除夕的风俗是很多的。除夕大扫除的风俗由来已久。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除故纳新”。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据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着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扫除之后,人们就在自己的家门贴上春联,挂上灯笼,营造出一派节日景象。在民间,除夕要喝一种叫做“屠苏”的饮料,它是用酒或水制成的。传说,在一间叫“屠苏”的茅屋里,住着一个很不寻常的人,他专门在山林里采集草药。每当除夕时,他就将配制好的中药,往乡邻的屋里送,并告诉乡亲,来年初一时给全家人喝,可以驱病消灾。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药方告诉乡亲,于是乡亲们就称这种药为“屠苏”。“屠苏”到底是什么?据古代药书记载,它是由大黄、桔梗等7种中药研制而成,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在中国各地,吃团圆饭并不都一样。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 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开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饺子” 具有象征团聚的意思。除夕晚上,大人带着孩子到亲朋好友家里送礼,拜年,叫做“馈岁”;邀请别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饭,叫做“别岁” ;叫完饭,大家互相祝贺道谢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岁” ;在家里,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长辈对晚辈嘱托几句,还要给没有工作的小孩子压岁钱,并互相祝贺,叫“辞岁”;这时,大家都不愿去睡觉,一家人或看电视、或打牌等等,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叫做“守岁”。“守岁”是最普遍的一项除夕活动。中国古代诗人陆游在 “守岁”诗中,曾写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佳句。守岁时,小孩子最高兴,平时受大人管得比较严的孩子,到了此时也不受规矩的约束,可以同大人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守岁到元旦天明,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的凶猛。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磕头,感谢大人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群年,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雪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农历年12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叫做除夕。除,是去掉的意思;夕,指夜晚。除夕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迎接将要来临的新的一年。在中国,除夕,又叫做“除夜”,“年夜”,也叫做“年三十”。

在中国民间,除夕的风俗是很多的。除夕大扫除的风俗由来已久。除夕前几天,人们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除夕这一天,人们还要进一步大扫除,进行“除故纳新”。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据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着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扫除之后,人们就在自己的家门贴上春联,挂上灯笼,营造出一派节日景象。在民间,除夕要喝一种叫做“屠苏”的饮料,它是用酒或水制成的。传说,在一间叫“屠苏”的茅屋里,住着一个很不寻常的人,他专门在山林里采集草药。每当除夕时,他就将配制好的中药,往乡邻的屋里送,并告诉乡亲,来年初一时给全家人喝,可以驱病消灾。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药方告诉乡亲,于是乡亲们就称这种药为“屠苏”。“屠苏”到底是什么?据古代药书记载,它是由大黄、桔梗等7种中药研制而成,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

在中国各地,吃团圆饭并不都一样。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开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饺子”具有象征团聚的意思。

除夕晚上,大人带着孩子到亲朋好友家里送礼,拜年,叫做“馈岁”;邀请别人到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饭,叫做“别岁”;叫完饭,大家互相祝贺道谢一番,各自回家,叫做“散岁”;在家里,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长辈对晚辈嘱托几句,还要给没有工作的小孩子压岁钱,并互相祝贺,叫“辞岁”;这时,大家都不愿去睡觉,一家人或看电视、或打牌等等,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新一年的到来,叫做“守岁”。

“守岁”是最普遍的一项除夕活动。中国古代诗人陆游在“守岁”诗中,曾写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佳句。守岁时,小孩子最高兴,平时受大人管得比较严的孩子,到了此时也不受规矩的约束,可以同大人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守岁到元旦天明,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除故纳新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充满喜悦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我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千百年来,各种名目繁多的年俗庆祝活动因为人们的创意而异常丰富多彩。不过在这些代代相传的传统背后,都流传着一个个蕴味无穷的神话传说呢!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必要逐一了解它们。

一、“年”的传说
春节有个俗名叫“过年”。“年“是太古时期一种非常凶猛的怪兽,深居于海底或者深山密林中,专食禽兽。每年都有那么一天,年总要上岸或者下山,来到人间村落大肆吞食百姓,换换口味尝尝鲜。而且它的胃口极大,每次都成百上千的人被活吃掉。所以人们谈“年”色变,算准了“年”肆虐的活动时间是每年的最后一夜,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头”。
由于“年”的横行无忌,人间的老百姓个个提心吊胆,怨恨冲天。惊动了太白金星和地藏王菩萨。两位神仙一商量,就派神农祖到大地来收“年”。
这一年的腊月三十,人间村村寨寨的人们又扶老携幼逃往深山,准备躲避年兽的伤害。此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大步起进村里来。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不料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大吃一惊,定睛细看,但见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大非凡人。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老者留在家里,自己则上山避难去了。
原来这老者正是神农老祖。子夜时分,年兽飞沙走石,闯进村子。它左顾右盼不见有人,只有村东头老婆婆家门上巾着用桃木板染成红色的批符,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怒视片刻,狂叫一声向老婆婆家扑来。
哪曾想这次与往常不同,将近门口,院内突然传来“砰砰砰”的爆响声,接着涌起一团红通通的火光,一堆竹子正在“劈劈啪啪”地燃烧着。年一听一瞧,顿时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闯了。原来它最怕红色、火光和作炸响。
这时,老婆婆家门庭大开,神农老祖身披红袍飞身而出。他从袋囊中取出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并抬脚踏在年头上,怒斥道:“畜牲,你吃人无数,罪孽深重,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取下两片瓜钵,对准年一合,就反它合在瓜钵里了。而此刻已经是凌晨,也就是正月初一了。
由于神农老祖除年兽的时间,正巧是农历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交替之时,后来老百姓就把这一时段叫做“过年”,即避过“年”的意思。
神农老祖临走前,担心年还有同伙会来滋扰,于是传授了老婆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挂对联(桃符演变)、放鞭炮(爆竹演变);全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渐渐地,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演变成了几千年来因因相袭的春节必备节目。

二、“除夕“的传说

中国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叫做“除夕“。关于除夕,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话说“年”自从被神农老祖收服后,跟随神农上了天庭,成为天界瑞兽,从此人间太平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料又出了一只恶兽,这恶兽长得说龙不像龙、说麒麟不像麒麟,面目狰狞可怕,而且性格贪婪,比年更加凶残,天天都要来危害人间。心惊胆战的百姓们只好轮流准备好酒好菜侍候它,可它不但贪吃,兼且好色。只要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儿,吃饱了就要去糟蹋她,人们叫它“夕”。老百姓对夕恨得要死,就烧香向灶王爷求助。

然而灶王爷年老力衰、法术微薄,根本不是夕的对手,只好上天报告玉皇大帝。玉帝便决定派年去消灭夕。

年变身少年猎人,化名七郎,携带红绸、炮仗、宝弓,在一个繁华的市镇上埋伏了下来。他早已算准,这个镇埠广人稠、有很多美食养女。夕肯定会来此地。

果然,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月黑风高,怪兽夕闯入镇中作恶,被暗中监视的七郎窥了个正着。七郎取出炮仗点燃,“嗖”地一声朝夕扔去,夕猛然听到“砰”地一声巨响,吓了一大跳,还没回过神来,只觉得眼前又是一花,一大片红色的绸缎已经将自己连头带身子蒙了起来。夕拼命地挣扎,想要摆脱红绸的遮蔽。七郎急忙引弓猛射一箭,作恶多端的“夕”就这们被除掉了。

从此,人们就把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鞭炮、在大门上贴红纸(代替红绸),以示除故纳新、迎福接瑞。而为了感激年的功绩,就在除夕后的第一天来纪念、供奉年。

三、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首王安石的名诗中,“新桃”和“旧符”的意思,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新春伊始,开门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那么春联是怎么来的呢?

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远古时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又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桃树的东北端有一个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垂下来垂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这就是“鬼门”,乃鬼魂出入必经之路。天帝担心度朔山的鬼怪太多,回到人间作祟,就派了神荼,郁垒两位神将去把守鬼门。他们一个提着绳索,一个牵着猛虎,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绳索捆去喂老虎。所以,天下鬼怪都害怕他们,也害切怕桃树。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长方形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镇鬼避邪。《后汉书。礼仪志》“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宋史肥袷兰摇吩兀汉笫窆?髅详剖且晃淮蟠嗜耍???/SPAN>964年的除夕,他令学士辛寅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但辛学士的作品词仗不工,孟昶很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第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春联视为雅事,其载体也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联在民间真正普及,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清代《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一律要在门上贴春联,以示庆贺新朝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但是有一户人家的门口竟然没贴。原来这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年前又事忙,尚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听后,欣然挥毫写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信手拈来,联意贴切、幽默,十分不凡。后来阉猪主人获悉这竟然是皇上御笔亲制的春联,连忙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传家宝。民间千家万户见太祖爷对春联如此重视,以后就都用象征吉祥、避邪的红纸书写张贴春联,慢慢地,这一充满春意、喜气的习俗就固定下来,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四、门神

正月初一,贴完春联,就该贴门神了。门神,即守卫门户之神灵,只要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避而远之。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最早的一对门神即是上文所述的神荼、郁垒两兄弟。

至唐太宗时,门神的位置逐渐被秦叔宝、尉迟恭所取代,其缘由在于李世民。当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才当上了皇帝,因此内心深处总有愧疚之感。每当夜深之际,他都好像听见寝宫外有鬼魅呼号,并往屋里扔砖瓦,彻夜不得安宁。无奈之下,唐太宗只得把此事告诉群臣。开国功臣秦叔宝和另一位大将尉迟恭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当晚两人披甲顶盔,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冤死的鬼魅不敢再来骚扰,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

可后来又发生一件事,泾河龙王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助。李世民港口答应,到了斩龙之时,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个盹儿,就魂灵出窍,将龙王斩了。龙王的鬼魂抱怨唐太宗言而无信,便夜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唐太宗只好又令秦叔宝、尉迟恭在宫门站岗,果然又一夜平安无事。但总不能天天晚上叫两位开国元老当“霓红灯下的哨兵”吧!唐太宗遂命巧手丹青,画下二将手执钢鞭、铜锏的威武戎装像,贴于宫掖左右门上。此事传播开来,秦叔宝和尉迟恭就渐渐被奉为新的门神,并走入了民间千家万户。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强兵利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变化繁多,其中较为流行的还有关羽、张飞、温乔、岳飞、孟良、焦赞等古代忠臣名将。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依然是秦叔宝和尉迟恭!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所以只有一位门神。是谁呢?大多为捉鬼神钟馗或大唐丞相魏征。钟馗善捉鬼,人人皆知;而魏征自斩了泾河老龙王之后,老龙王的鬼魅要号冤,又无法从前门二将的双锏双鞭下闯过,便转至皇宫的后宰门。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地没落下去,而魏征手持诛龙宝剑驱邪的形象也使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后门门神。

五、福星到

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满人间福满门”。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贴春牌儿……”其中的“贴春牌”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是诸事和谐吉顺的总称,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以住,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人们故意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倒了——福到了”!“福”还与“富”谐音,通裕、通善、通祥,可以说是好彩头多多。

在仙界也有一位神仙专司掌管万民的旦夕福祸,他就是福星。

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的居所,木星就被看做是岁星或者福星。《天官沸钦肌防锝病八晷撬?眨?芙蹈S诿瘛!弊罟爬系母P切蜗螅??罨嬷铺焯瞥???逼诘男枪傩蜗瘛段逍嵌??怂尥肌分小8猛济杌媪私鹉舅?鹜廖逍呛投??诵撬薜男蚊病E旁谥谛侵?椎母P牵?凡克苹⒎腔ⅰ⒁凰??吭舱觯?碜偶蚱映ど溃?滔ザ????拇?焦ぞ呤且恢凰洞蟮囊爸恚?饩褪俏颐撬??赖淖钤绲母P切蜗蟆?晌?蔚笔彼?难?灿虢裉煊腥绱舜蟮牟罹嗄兀吭?吹笔彼?且簧矶?埃?仁歉P怯质撬晷牵??本弑讣?楹托紫盏牧矫嫘裕??瞎┓羁梢缘酶#?崧?胺副卦庠只觥5?孀潘晷切紫盏囊幻姹幻窦湓酱?嚼肫妫?嗣欠炊??橇怂晷窃?匆彩谴透P枪佟=ソサ兀?P怯肓钊司次返乃晷欠值姥镲穑?懒⒊晌?嗣瞧淼桓F?透T说呐枷瘛?/FONT>

福星的人格化转变是从唐朝开始的,最终分成两支。一说福神乃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一说是太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为”赐福天官”。

据《新唐书。阳城传》记载:唐德宗时,道州每年都要把身材矮小的侏儒作为贡品,送到宫中到太监。道州并无那么多侏儒,历任道州刺史为了逢迎皇帝,只好把好端端的儿童置身于陶罐中,只露出头部,由专人供给饮食,用这种残酷的手段制造出畸形侏儒进贡。阳城出任道州刺史后,冒死上书当朝皇上,首次提出取消进贡侏儒的惯例。在他一番义正词严的申述下,唐德宗良心发现,再加上朝野发对声也颇大,进贡侏儒之事就此废除。道州百姓十分感激这位救民于水火的父母官,于是建庙供奉。又因为阳城令道州城无数母子团圆,重获家庭幸福,于是敬奉他为福星。星官消除天灾,好官免去人祸,天上福星就这样于人间清官合二为一,阳城庙也被称为福神庙。

到了明清时期,由道教推出的“赐福天官”的名望越来越高,渐渐取代了过去的岁星和福神阳城,成为新一任福星。这一变化还要从天地水三官信仰说起。

三官信仰,渊源很早,东汉末张道陵开创五斗米道,为吸引更多信徒,便把民间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也纳入自己的教义系统中,这其中为人治病水灾是相当重要的仪式之一。其具体办法是:将病人的姓名和忏悔写成文书,一式三份,一份呈给天官,放在山顶;一份呈给地官,埋在地下;一份呈给水官,浸在水中。统称“三官手书”。宣称这三官能给人赐福、赦罪、解厄。这一信仰流布深远,尤以“天官赐福”的说法最深入人心。岁月积淀,最终使天官成为影响最广泛、信徒最多的头号福星。

民间现在所供奉的福星画像,既是以“天官赐福”为蓝本。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五绺长髯,有蝙蝠环绕身旁。“蝠”与“福”谐音,寓示福运腾腾,万事如意。

值得一提的是,福星的神像经常与“禄星、寿星、喜星、财神”列出一起,作为吉星组合,成五星拱照之势,寓意福、禄、寿、喜、财五运齐全!

六、迎喜神

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

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

这首迎喜神的歌谣,反映了中国民间“迎喜神”时的热闹场面。春节时,选择第一个吉日,齐聚家人亲友一道外出郊游、奉祀,称为“迎喜神”。喜神是吉神,也是春风抚慰、温暖万物之神,既能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喜,又能增添智慧、财运、官运。能助读书人金榜题名、且新婚夫妇百年如意。在民间,喜神与财神、贵神、福神一起被视为吉神,立牌位供奉。但其无具体形象,方位应天象而变,遇到喜神则为大吉。和气喜神,天人一理。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至于“喜神”究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三位并列齐名:其一曰喜神即是商讨王。此说源自《封神演义》,盖因姜子牙封喜神即是天喜星,所以喜神殿又被称作天喜宫。还有说喜神是唐玄宗或后唐庄宗,这两个皇帝在历史上都出名地爱好戏曲,既好俳优、又知音律、能度曲,被后世奉为梨园创始人和戏界祖师。由于他们善于替戏子勾眼画眉,并发明了脸谱,而喜神正是形貌变换不定,因此唐玄宗和后唐庄宗遂被尊奉为喜神。

春节期间,奉祀喜神还有很多的讲究。首先,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其次,迎喜神,若能惊起一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庆。就是看风喜鹊、麻雀等小鸟,也是一种好兆头。第三,回家的时候,老人们都习惯捡根柴放进口袋,取谐音“进财”,意喻招财进宝。

华北地区在新年第一天“迎喜神”,人们对准喜神所在的方位,在一定的时辰出迎,焚香、鸣炮、赶猪羊,效古时牲牢飨神之举。《北平风俗类征岁时》亦载有老北京迎喜神的习俗;“院中有俗,元旦黎明,携帕友走喜神方,谓遇得喜神,则能致一岁康宁。”

而巴蜀成都地区,则流行于春节时出南门,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又称“出天方”。喜神方,即喜神所在方向的地方,一般都为南方。因为在传统的方位观念中,南方与五色(黄青白赤黑)中的赤色、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相类似的概念。早在远古蜀王时期,蜀人便有了以南方为尊、为吉利的观念。这种观念后来又被中原文化接受,帝王皆视南方为尊。于是,我国传统文化普遍视南方为吉祥之方。您在春节期间,出门往南走,说不定就会碰上喜神哦!

七、祭灶

春节一般由祭灶揭开序幕的。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北方为二十三日)是灶王爷升天向玉帝汇报的日子,这一天要举行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民间各户于该日置酒、糖、果茶、香米等,焚香烛、纸钱、纸马祀奉。届时鞭炮齐鸣,气氛热烈,故有“过小年”之称。送灶时,要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有麦芽糖、饴糖和面做成的粮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而将麦芽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则是粘住他牙齿的意思。边涂还要边说:“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 ,本刊于《食神》一文中已经叙述过,这里重点讲一个与祭灶相关的颇为有趣的神话故事。

话说古代一户张姓人家有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灶台,东街请、西街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这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他听吩咐,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现在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弟弟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次年腊月肚十四,也就是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祭日,深夜,画师弟弟正在睡觉,朦朦胧胧间只觉得一个人向自己走来,定睛一看,竟然是亡故的大哥。他赶忙爬起身,慌慌张张地把全家人喊醒,儿侄媳妇们见到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地显出张灶王的身影,也都惊呆了。张灶王开口说道:“我自去年升天后,玉帝念我垒灶神乎其技,已封我为‘九天东厨司命府君’,监察天下家宅善恶。然正人必先律已,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宁,令我有何颜面监管别家言行?现在你们又在闹分家,实是气煞我也!所以我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先拿你们严肃纲常。”儿侄媳妇们听了这番话,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并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画师弟弟绘制了大量灶王的画像分发给大伙,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逐渐就形成了腊月二十四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周朝开始,帝王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下祭灶的规矩,成为春节固定的仪式。

八、扫尘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也称扫房、掸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用意在于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届时千家万户都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关扫尘的由来,有一个颇为诡异的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形影不离。三尸神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行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又密报,人间在诅咒玉帝。玉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记号的人家,满门击斩,一个不留。三尸神风奸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间,不管青红皂白,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都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神发觉了他的行为,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时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界,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帝。玉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收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人间的这一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就总是在送灶后开始扫尘,直忙到大年夜。

九、舞龙

舞龙起源于秦汉之际,经历代而不衰。其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过节时常见的庆祝表现形式。人们在节日里舞龙,奔游、跳跃、摆尾、飞腾,寄望万物兴旺,生机蓬勃,表现出节庆所特有的热烈情感。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来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您不是人吧?”龙王见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上下腾飞舞动起来,果然从龙王腰间的鳞甲中抖出一条蜈蚣。大夫急忙拔毒、敷药,龙王立刻就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对大夫说:“只要照我刚才舞的样子,用草、竹、木纸、布等扎龙舞耍,以后民间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话传出后,因为龙有灵神之气,所言必然实现,所以人们第逢节庆都要舞龙祈福,并定下了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十、元宵节
从除夕夜开始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才算过了一个完整的年。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仅次于春节的大节,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第十五夜(宵)举行而来。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赏灯、猜灯谜,故名。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说法颇多,官方版本是“太一”说。史载汉朝时,皇室都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还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室,所以汉室,所以汉帝特意钦定“元宵节”作为对太一神的隆盛奉祀。
而民间则有另一个说法: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打杀它们。不料不一只天庭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到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这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天帝得讯后非常震怒,就下令让火神君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凡人们。人们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烧死了。”在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火神君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正旺,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渐渐就演变为了元宵

上一篇:固关

下一篇:园博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