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时间:2023-11-25 03:35:09编辑:影科君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后,到了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主要反映地球的回归运动、寒暑季节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2个节气。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四立”与“二分二至”加起来共为“八节”,民间称为“四时八节”。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在期间会举行多种民俗活动。上古时代,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正月塑,而是立春日;重大的祭祖、驱邪消灾、祈年纳福、迎新春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上一篇:哈尔滨几个机场

下一篇:李庄白肉